057-关于,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
大家好,我是小洛哥,一个刚刚开始每天写作的新人。
日更 100 天,第 57 天。
01 关于,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
5 月份操作了一个项目,是关于在小红书上做虚拟资料的。最开始热情满满,连续更新了好多天,后来内容做的也就断断续续的了,再后来就彻底停更了,甚至一度要心里都在想是不是要彻底放弃掉这个项目。
然而这几天另外一个朋友来告知,他在这个项目上开单了,并且连续好几天都能开单。
我挺惊讶的,记得前段时间还在和他说,要把人群引导私域,巴拉巴拉的。没想到还没过一个月,竟然被啪啪打脸!
在下午的沟通中聊到「本来以为靠决心和坚持 能抗住人性的弱点 但实际下来不现实」。
晚上时仔细思考了一下,人性的都差不多,但为什么他能坚持下来而我没坚持下来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我没获得正反馈。
再深一步去思考。为什么我没获得正反馈,因为我设计的变现路径,有点长......
本来是一个可以一步变现的项目,当我在小红书上刷了 N 个对标,假扮卧底去观察同行后,原以为是发现了一个宝藏玩法,但事实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了。
所以今天可以得出一个如何克服人性的方法,一定要快速得到正反馈,特别是在前期做项目规划、设计路径时,更要注意这一点。
果然,看过 1000 遍的道理,不如切身的一次感受深。
02 生财思维课,今日打卡
完成航线任务
- 参与对标思维的拆解直播,积极参与互动讨论
1、关于生财思维,我今天获得的新知识或新感悟是:
今天看了昨晚关于对标思维的直播的录播内容。原本的计划是 1.5 倍速快速看完,记录并整理其中的精华内容。但事实上 2 个小时的直播内容,我花了足足 3 个小时才看完!笔记都没有怎么记录,因为郭晓文和梨云两位老师给的内容太干货了,一些不理解的内容我也回退回去看了好几遍。接下来我在看完视频后,专门花了一些时间整理视频大纲,作为今天的打卡日志,也作为后续我重复看这个直播课的参考。
- 一、对标思维的解读
- 思想提升系列
- 新手的灵感是不靠谱的,道理都懂,做的时候就会产生迷之自信
- 没有慧根,就要会跟
- 同行,是最好的老师
- 让赚到钱的人,做你的引路人
- 早期新手像素级模仿,不要过于注重抄袭和版权意识,如果遇到了,就与原作者谈一谈合作分一些利润
- 什么场景下要用对标思维?
- 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
- 知道做什么,但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
- 做的过程中,不知道该如何优化时
- 如何使用对标思维?
- 一看见 二筛选 三验证
- 推荐阅读 蓝海项目挖掘|小航海学习手册
- 推荐阅读 如何真正用好别人的经验和认知?心法口诀 - 守 破 离
- 用好对标思维,对标的内容就是模板
- 思想提升系列
- 二、抖音&视频号&小红书的实操演示
- 抖音上帝视角:以排行、关键词、商品、号、用户视角找号
- 视频号上帝视角:以排行、号、用户视角找号
- 小红书上帝视角:以账号、笔记、推荐、商品、赛道找号
- 注意:在实操讲解过程中,两位老师讲了很多实操细节,初看已打开视角,后续在实操具体某部分时值得反复观看。
2、基于今天得到的知识点,我对生财思维的实际应用,有哪些思考:
在应用层面,端午节时候我做了一个 RPA 采集了 1700 多条值得参考的小红书低粉爆款笔记,当然那只是我的初次尝试。今天不仅学习到了对标思维的「道」,在直播课程中更学习到了在找对标账号时的「术」和「器」。我在想是否能结合这些内容,将其 RPA 化,做成小产品?但前提是需要先将老师讲的内容吃透才行。
03 AI 编程(爬虫),今日打卡
完成航线任务
- 借助 ChatGPT 制作图片&音视频爬虫工具
- 借助 ChatGPT 解决爬虫工具中的常见 debug
1、我有好事要与大家分享
一次性就搞定并顺利完成了实战二借助 AI 爬取百度图片的学习与实践。成功爬取到了 100 张图片,并且在过程中,发现自己对代码有一些自己的需求,并将需求提给 AI 后,也顺利帮我解决并修改了代码。
2、我今天想要复盘
- 今天开始实战 2,用手册里的 prompt 交给 AI,输出代码后运行,一次性就搞定。(图 1、图 2)
- 虽然运行成功,但是我发现在终端里打印出了很多看不懂的“乱码”,于是我问 AI 这是什么并要求给我修改,修改后的代码顺利解决了我的问题也运行成功。(图 2、图 3)
- 然后我再次发现手册中教练的视频里是有下载进度的日志的,而我没有,于是我将这个需求提给了 AI,再次修改代码后,完美解决!(图 4、图 5)
- 今天总共生成了 3 版代码,都能一次性成功,非常开心。
- 紧接着,我又再次发现,我的代码里不需要去配置 chromedriver 的路径,而手册里的代码是需要的,于是我追问 AI,也得到了清晰的解释(图 6、图 7)
- 最后,我想仔细看一下今天 AI 生成的三份代码中都是如何解决我的问题,于是我请教了一下 AI 有什么工具,然后用推荐的工具完成的对比学习(图 8、图 9)